杏仁糊
Sunday, January 10th, 2016
最近的乍暖還寒天氣,感覺熱中式甜品較適合做飯後甜品。 自家製杏仁糊,方便快捷無添加,滋潤養顏頂呱呱 ^v^
材料:
南杏 60g
北杏 10g
白米 30g
水 900ml
冰糖 適量
做法:
清洗白米後,用水浸泡最少1小時。
南北杏清洗後,用水浸最少半小時。
用攪拌器把南北杏及米,加水一同攪拌。
倒入煲內用中火煮滾後,改用細火煮約20分鐘至稠。 (要開蓋不停攪拌才可)
最後加入冰糖煮至糖溶化,即可。
foodbook.HK |
迪比廚房 |
最近的乍暖還寒天氣,感覺熱中式甜品較適合做飯後甜品。 自家製杏仁糊,方便快捷無添加,滋潤養顏頂呱呱 ^v^
材料:
南杏 60g
北杏 10g
白米 30g
水 900ml
冰糖 適量
做法:
清洗白米後,用水浸泡最少1小時。
南北杏清洗後,用水浸最少半小時。
用攪拌器把南北杏及米,加水一同攪拌。
倒入煲內用中火煮滾後,改用細火煮約20分鐘至稠。 (要開蓋不停攪拌才可)
最後加入冰糖煮至糖溶化,即可。
pumpkin pudding
經過一天忙碌工作,晚餐後來一個又清甜外型又討好甜點,令人即時精神鬆弛下來壓力全消,所以甜品魔力真不可以小觀。
材料:
迷你南瓜 1個(約4吋)
蛋 3隻
椰糖 30g
椰奶 80g
奶 40g
吉士粉 1茶匙
粘米粉 1茶匙
做法:
把南瓜外層清洗乾淨及切去頂部把中間籽全去掉。
奶及粘米粉拌勻至不見粉粒。
蛋打散後加入椰糖,拌至糖溶。
加入吉士粉拌勻後再加入椰奶及奶漿。
過篩後倒入南瓜中,放上南瓜頂。
在南瓜底放上小碟或布,使它蒸時能穩定站立。
隔熱水蒸30分鐘。
把南瓜頂取走,改用細火蒸20分鐘。
放涼後暖食或放入雪櫃冷凍。
把它切成瓣狀,即可進食。
傳統椰堆質感是較乾及味道帶甜,但這款改良版就像綿花糖包著椰絲,質感較有彈性及味道帶清甜。
材料:
椰絲 70g
低筋粉 1湯匙
蛋白 1隻
糖 50g
奶粉 1茶匙
雲尼拿 1/8茶匙
做法:
把椰絲用150c焗約5分鐘,至椰絲面帶有金黃色。
蛋白打至起泡,糖分3次加入打至全企身。
拌入雲尼拿香油、奶粉及低筋粉。
加入椰絲快手拌勻。
把它分成各小粒/份。
用180c焗約15分鐘至表面乾及帶金黃色。
放涼後,用密封盒保存。
最近有朋友問我關於薑汁撞奶做法,因為她覺得鮮奶煲完再降溫很難掌握溫度。 所以我就把我常用方法分享給大家,做法容易又不用擔心溫度輕輕鬆鬆做甜品。
材料:
鮮奶 1碗
糖 2茶匙
薑汁 1湯匙
做法:
鮮奶及糖用隔熱水方法煮至全熱。
薑汁放入碗內。
把鮮奶撞入已放薑汁的碗內,等約5分鐘使它慢慢凝固。
小提示:
我一般會先煲滾水後才放入已鮮奶器皿,用細火保持水微滾狀坐熱鮮奶。
薑汁可加至1 1/2湯匙,視乎喜歡薑味濃度。
要離高撞入鮮奶,薑味才會均勻。
焗西米布甸是我小時候飲茶時指定甜品之一。 它帶有香濃蛋香滑滑口感,最高興就是底層那匙蓮蓉,每次也像要尋寶般要刮起它。 不要少看那口蓮蓉,因為沒有它就不能帶出那味蕾層次感,所以沒有蓮蓉也要找紅豆蓉代替呀!
材料:
西米 80g
水 300g
糖 60g
牛油 30g
淡奶 50g
粟粉 50g
吉士粉 1湯匙
椰漿 100g
蛋 2隻
蓮蓉/紅豆蓉 適量
做法:
煲滾一大鍋水放入西米,不用蓋蓋煲至西米轉透明。
把西米隔去水份,用冷水沖走膠質,待用。
粟粉、吉士粉及椰漿拌至不見粉粒。
清水和糖煮至糖溶,加入牛油、淡奶及西米邊攪邊煮。
把椰漿粉水拌入,用細火邊攪邊煮至糊狀,即可熄火。
蛋打散後快手拌入至全混合。
把1小匙蓮蓉放入焗碗底,再慢慢倒入布甸。
用200c焗至布甸面金黃色,即可。
一款十分美味北京特色小食,香軟外層包裹著帶桂花香豆沙,一食就回味無窮。
材料:
糯米粉 150g
糖 20g
煉奶 20g
水 150g
油 10g
糖桂花 10g
豆沙 120g
黃豆粉 適量
做法:
糯米粉、煉奶、水及油拌勻至不見粉粒。
蒸盤掃油(材料外)倒入粉漿,隔熱水蒸約10分鐘。
豆沙拌入桂花糖,放在兩張保鮮紙中間壓薄。
把豆沙放在已放涼糯米皮上,把它捲起成圓柱狀。
灑上黃豆粉及切成小卷狀,即可。
材料:
水晶粉 100g
麥芽飴糖漿300g
水200g
紅荳蓉 適量
做法:
先將水晶粉及100g水拌勻。
麥芽飴糖漿和100g水拌勻煮滾,拌入粉漿中。
隔水蒸約20分鐘至全透明。
略為降溫至70度,即戴上即棄膠手袋。
在手套面沾上油,切出粉糰包上紅包餡。
放涼後,即可冷凍保存。
材料簡單做法容易,用少少時間就可做出一款傳統美味食品。
材料:
糕粉 160g
白砂糖 200g
熱水 200g
菜油 20g
香蕉油 數滴
食用紅色素 適量
紅豆蓉 適量
做法:
熱水倒入白砂糖拌至糖溶,即可拌入菜油及香蕉油。
糕粉過篩後即可邊攪邊拌入糖水,即可成粉糰狀。
把粉糰放上已撒滿糕粉(材料外)檯上,搓出圓條狀即可切出。
可把麵糰壓平掃上紅水(食用紅色素拌入少量水),把它捲起即可切出。
可把麵糰壓平放上紅豆蓉,把它捲起及滾長即可切出。
egg tart
蛋撻是我初學整蛋糕時,最常整食品之一。 因為喜歡它的步驟及材料也簡單,而且新鮮焗出的製成品,往往令人讚美。 那份滿足及成功感,可速使人有推動力,繼續炮製其它美食。
撻材料: (12個)
低筋粉 230g
牛油 130g
糖 30g
蛋 1/2隻
餡材料:
蛋 3隻
糖 40g
鮮奶 320g
餡做法:
鮮奶和糖拌勻,加熱至糖溶,放涼待用。
蛋打散後加入奶,拌勻後過篩。
撻皮做法:
牛油、糖、蛋和低筋粉,搓勻成軟麵糰。
用保鮮紙把麵糰密封及放入雪櫃30分鐘。
即出後分成12份及按入批模。
倒入蛋漿,用200c焗15分鐘。
有時做完蛋糕,會剩餘有很多水果粒。 把所有水果粒留起,煮起西米及椰汁,又可把剩餘物資變成另一甜品啦!
材料:
鮮果肉、西米、椰奶、鮮奶、冰糖、水
做法:
煲滾水放入西米,煲大概15分鐘,隔水及用冷水略沖洗’待用。
冰糖和水煲滾,放入椰奶及鮮奶,滾起即熄火,把果肉及西米拌入,雪凍即可。